池云霞建议,要分年级、分阶段、分层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同时,应完善行业企业资源深度参与的保障机制。挖掘行业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成长。按照专业大类将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企业技术专家纳入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导师库,形成契合行业企业需求、支撑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型生涯咨询机制。”
陈鹏将转变对职业规划教育的理解视为根本之策。“职业院校应从助力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长远立场认识这一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对实习生在专业技能、职业使命等方面的全方位指导,提高学生从事技能劳动的职业价值感与荣誉感,引导他们从内心认可技能岗位,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留得住、做得好、有发展、能成功。”